喜迎二十大 | 精品圖書回顧《法國漢學研究叢書》
摘要:鄭炳林主編的《法國敦煌學精粹》(3冊)試對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險團在我國新疆和甘肅各地,特別是在敦煌從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鉤沉,使讀者對伯希和敦煌劫掠的國際背景和具體過程以及法國學者對這批文獻的研究有個初步了解。
圖書信息
鄭炳林 主編/耿昇 譯
甘肅人民出版社
《法國漢學研究叢書》(10冊)由《法國敦煌學精粹》(3冊)、《法國藏學精粹》(4冊)、《法國西域史學精粹》(3冊)三個單元組成,不僅將法國漢學的研究成果介紹給中國學界,供中國學者研究時作參考,而且具有總結展望法國漢學研究學術史的意義。叢書入圍中國出版協(xié)會舉辦的第四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
鄭炳林
敦煌藏經(jīng)洞的開窟、敦煌文獻的發(fā)現(xiàn)和敦煌學的誕生,已經(jīng)100余年了。我國西域與敦煌歷史文物和文獻的外流,其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人員、探險家、考古學家們劫掠敦煌文物的狂潮中,法國人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險,尤其引人注目。鄭炳林主編的《法國敦煌學精粹》(3冊)試對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險團在我國新疆和甘肅各地,特別是在敦煌從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鉤沉,使讀者對伯希和敦煌劫掠的國際背景和具體過程以及法國學者對這批文獻的研究有個初步了解。
敦煌學、藏學、西域史學被西方泛歸為漢學范疇。歐洲的漢學研究最早是由幾個航海大國發(fā)起的,但是法國人很快就成了歐洲乃至整個西方漢學研究執(zhí)牛耳者,法國學者在敦煌學、藏學、西域史學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為漢學研究和東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鄭炳林主編的《法國西域史學精粹》(3冊)對西域的歷史文明與絲綢之路展開了研究。
西藏在中國,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山川巍峨、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深厚,西藏文化吸引了全世界學者,故而藏學也在全世界。讀者通過鄭炳林主編的《法國藏學精粹》(4冊),便可以窺見塞納河畔、盧浮宮旁的藏學研究的點點滴滴。法國的藏學研究,基本上還是公正的,屬于考據(jù)派范疇。大多數(shù)法國藏學家都能堅持科學態(tài)度,實事求是地論述西藏傳統(tǒng)文化,對西藏人民乃至全體中國人民懷著深厚感情。他們處理資料的手段、觀察問題的角度、以他方的觀點來看待西藏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借鑒,會對我們有所啟發(fā)。
《法國漢學研究叢書》的出版,展現(xiàn)了法國漢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和發(fā)展軌跡,有力地促進了世界文化交流。
來源:甘肅人民出版社